高校思政课要积极应对数字时代变化

发布者:Galaxy银河国际发布时间:2024-05-14浏览次数:


来源:学校思政 2024-05-10 作者:黎昱睿

数字时代,青年学生在“触网”过程中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为高校思政课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机遇,推动高校思政课积极应对数字时代新变化,更好实现“三全”育人。

新时代,数字技术深度“嵌入”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他们的成长带来极大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深刻认识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数字时代青年特征,是适应数字空间环境变化、数字青年观念变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探索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数字时代青年学生具有新的身份特征

数字时代,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定程度上活跃在网上、云端,数字技术成为其自我教育的重要形态之一。青年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深受互联网影响,在不断重塑和建构中形成了多种特征。

学习习惯的差异化。数字时代,青年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空间多样化、学习习惯娱乐化、学习思维跳跃化等特征。社交媒体等数字空间在帮助青年实现虚实身份转换衔接的同时,使其更乐于以碎片化时间、多样化空间、娱乐化方式参与视角更为微观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议题,学习习惯和选择受教育的方式偏好,也发生结构性变化。

话语体系的新潮化。青年学生青春洋溢、思维活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广泛应用打破了青年固有的生活场景、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其中,语言表达的符号化、新潮化、网络化特征日益凸显,青年学生偏好以符合其年龄阶段的符号化语言打破传统语言表达范式,形成颇具特色的年龄群语言表达环境,达到趋利避害、求友寻伴的目的。

信息甄别的偏离化。青年学生辨别能力一定程度受高频更替的海量信息和“信息茧房”影响,独立思考能力、辨别真伪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超越传统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主客观维度受到局限。信息的碎片化和虚假信息的涌动,让有的青年学生失去了理性辨别真伪的能力,在面临信息甄别时受困于情绪,易陷入焦虑和自我感动的偏颇境地。

认知偏好的个性化。青年学生长期接触海量信息,但自身媒介素养未达到极量数据潮流下的甄别水准,用数据辨别数据、以数据衡量真伪、靠数据正确判断的能力不足。青春阶段的个性思维和自我认同下的“信息正确”,也容易使有的青年学生被“信息茧房”所束缚。此外,数字信息的混淆难辨,又让有的青年学生容易倾向于认同愿意认同的信息、相信愿意相信的“事实”。

数学时代思政课面临挑战和机遇

数字时代,青年学生在“触网”过程中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为高校思政课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机遇,推动高校思政课积极应对数字时代变化,更好实现“三全”育人。

思政课教师要提高对数字虚拟世界的认识。数字虚拟世界具有构想性、沉浸性、实时性等特征,最大优势在于以强仿真性和高虚拟性表征,帮助青年学生实现虚实身份间的切换,让青年学生在其中实现自我认同的符号化身份替换,以“理想的自我”在数字虚拟世界中展现观点态度、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准确理解和把握数字虚拟世界的多种特征和运行机制,密切关注青年学生内心动态,转劣势为优势,实现思政育人的场景式突破。

思政课教师要增强数字时代媒介工具的掌控力。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互联网+”媒介素养,打破传统信息检索方式与全媒体时代信息检索方式间的渠道壁垒,活学活用、善学善用权威性、准确性、规范性与趣味性、活跃性、贴近性等特征兼备的教育教学媒介手段,用权威数据和高认同度牵引工具赋能高质高效的思政课课堂教学,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有力工具支撑。

思政课教师话语方式要适应青年学生的话语方式。思政课课堂话语具有政治化、标准化、固定化、术语化等传统特征,青年学生话语方式具有年轻化、网络化、饭圈化、符号化等特征,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存在较为显著的代际鸿沟。思政课教师要乐于并善于与青年学生打成一片,特别注重在学习上、生活上、习惯上、方式上同青年学生打成一片,真正理解其习惯性话语方式的突出特点和潜在优势,有意识减少、改变话语方式偏差,注意提升育人成效。

思政课课堂文化要回应数字空间文化趋向。传统思政课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严肃沉闷、方式单一、注重理论、偏离生活等问题,而青年学生对艺术性、视觉性、贴近性、趣味性强的教育方式具有较高的心理趋同。数字学习方式对传统课堂的冲击,促使当下思政课要尽快找到适应青年学生文化特征的育人方式。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正视数字文化特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具身实践洞悉学生思维特征,将总体“灌溉式”教学与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的“滴灌式”教学结合起来,促使思政课课堂文化革新,推进不同场景育人氛围的交融互补。

思政课教学要采取多种措施提升育人质量。面向未来,思政课教学应紧紧拥抱数字教育,在场景式项目式育人、品牌课程建设、推进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打造网络思政“第三课堂”、营造深度参与的实践氛围、建立虚拟仿真交互式教学平台等方面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以开放的思维、包容的心态、改革的魄力推动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实现新跨越。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进之道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养,为国植贤、立德树人的课程教学素养,坚持“八个相统一”,牢牢把握高校思政课现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直面青年所处数字时代的新特征、新变化,在数字赋能教育、树立大教育观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网络思政育人能力,以新形式、新方法、新技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学生中实现有效传播。

革新观念,提升多面开花的思想认识。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以扎实专业学识、深厚专业素养、丰厚理论阐释、生动课堂教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并驾齐驱的理念为基础,在课堂讲授、图文音频等传统教学形式上创新育人路径,有效运用碎片化的时空,主动占领并牢牢守住数字空间这一意识形态重要阵地,形成“数字场域+思政工作”联动育人格局,丰富多元立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

精准施策,掌握快速稳健的传播密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注重时效上的短而精、渠道上的多而新、性质上的真而正,将思政育人同落实“三全”育人、推动“五育并举”中的身边事、小件事、有趣事、鲜见事联系起来,在“第三课堂”即网络育人这一大课堂中精准发力,为广大青年学生打开理论宝库的大门,帮助他们在理论学习中实现从学习者到践行者、从聆听者到传播者的转变。

“里应外合”,构筑贴近青年学生的育人品牌。不断加强与地方媒体特别是兼具鲜活灵动特色、综合传播力影响力强的媒体间的交流合作,构建联合育人“摇篮”,搭建颇具高校特质的数字传播新模式。例如,重庆交通大学与《重庆日报》联合育人,播发“理响青年”理论微视频栏目。以新理念新方法新业态构筑“贴近青年”的育人品牌,能够使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学生的距离感隔膜感有效减少,推动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媒体发力,营造深度参与的实践氛围。紧扣“自己动手、深度融入、全程参与”理念,营造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全过程实践式学习氛围。要为青年学生成长创造机会,使青年学生人人参与、联动参与、深度参与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在学习中认识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以身边事学理论,以理论指导检验实践,成为“学”理论的主角、“讲”理论的主力、“用”理论的主体。

创新致远,搭建虚实互融的智慧平台。高校要借助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将沉浸式感观体验融入思政课教学,使青年学生由传统单向信息接收转为主动多维深度参与。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辟线上智能“AI学习”区域、理论学习公开短课、智能化交互式答疑系统等,利用高质量、多种类、体系化的优质智慧思政课育人资源,建成全天候、不打烊、自助式公共交互学习平台,为青年学生开展个性化、碎片化、互动化、终身化理论学习提供技术、方法和传播媒介支撑,走好“联结为先+集成互补”、“内容为本+智能便捷”、“合作为要+国际视野”的青年思政特色育人新模式,推动青年理论学习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取得亮眼实效。

(作者黎昱睿单位系重庆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