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学习平台 2022-07-08
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云南来说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启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实践,同时赋予高校思政课新的任务和使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铸牢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云南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的工作尤为重要,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云南来说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有利于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理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和创新机制,既可以弥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理研究之不足,又拓展了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的研究空间。反思并完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使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入主流”与“讲特色”有机统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研究边疆民族地区思政课建设,既为高校思政课拓展了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的视角,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也有利于丰富和深化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边疆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政课是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通过将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优化教学内容将使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历史观和宗教观,进而增强“五个认同”。再有就是有利于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针对边疆民族地区思政课的自身特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可以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中,“思想道德与法治”(简称“德法”课)课程教材中有412处描述有关“民族”内容,28处阐述“民族团结”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课)课程教材中有124处提到“民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课程教材中有506处描述有关“民族”内容,5处阐述“民族团结”的历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课程教材中增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有412处描述有关“民族”内容,8处阐释“民族团结”的内容。
在挖掘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的误区问题。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仅落脚到“意识”上,把它仅归为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事,实际上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维领域;不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作只是民族工作部门的事,它实际上涉及很多领域。
构建起多元一体、有机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
对思政课程的四门课程要结合课程内容和课程属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四门课程教学应各有侧重,又要形成合力,架构起涵盖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主体的多元一体、辩证统一教育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通过“概论”课教学让学生系统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通过“德法”课教学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通过“原理”课教学,让大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框架,能够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民族问题;通过“纲要”课教学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必然选择。
创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方法
知识迁移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云南各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资源。教师可以结合云南省同心同德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具体事例,把教材中的“大道理”转化为“民族和国家故事”,缩短理论教学的距离感,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有深度的理论有温度,从而增添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
体验教学法。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开展安排实践周,带领学生参观游览革命遗址遗存、红色纪念馆,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博物馆等,有条件的还可开展“重走长征路”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烈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勇往直前的气概,亲自见证民族地区的经济飞跃和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开展演绎红色经典情景剧、讲述红色故事和组织观看相关电影等主题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翻转课堂法。引导学生在预习课程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发挥主动性,通过亲自讲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关键在教师
目前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认知较为浅显,学习主动性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自身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尤其是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要适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其心理特征、年龄特征、行为特征、思想特征和群体特征,按照“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研学兴趣,唤起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共鸣。要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各个民族的砥砺奋斗,从而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解读,增加课堂吸引力、感染力。
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可以促进思政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对教学成果表现作出及时的评价和判断,有助于提高学生和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利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应采取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加大过程的考核力度。针对大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而作出综合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上,建构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核心。围绕学生获得感的提升进行评价,涉及学生本身的基础,教材解读、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等。通过科学有效的组织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反过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执笔:云南大学Galaxy银河国际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 王新红 云南大学Galaxy银河国际研究生 程琪慧
本文系2022年云南省“双百双进”调研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SBSJ2022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