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要守正创新铸魂育人

发布者:Galaxy银河国际发布时间:2022-03-01浏览次数:

 

来源:《南方》杂志 2022-02-23 作者:李慧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就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作出深刻系统阐述,就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育师育人育才、强师强教强国指明了方向,为思政课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六个要”,坚持“八个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努力把思政课办成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优质课程,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守正创新,用马克思主义铸牢学生信仰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思政课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思政课教师要守正创新,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铸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前进方向。

一要传承正道,教育学生悟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在于它具有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等基本理论品格。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深读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共产主义终极目标的追求上。

二要贯通古今,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活力,就是因为它是一种符合历史逻辑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着问题研读历史真义,带着思考探索历史规律,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历史观,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察古鉴今把握历史脉络,看清大局大势,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要与时俱进,敦促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思政课教师要深入运用实践理念,诚意正心、知行合一,讲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带进课堂、传授学生,教育学生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融合汇聚,转化为砥砺前行、奋勇拼搏的实践行动。

笃行致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学生心灵深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传承发展,也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必须从学校抓起、从课堂抓起,抓早抓小、抓常抓长。通过思政课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及其蕴含的丰富精神实质,深深根植于青年学生的脑海之中、心灵深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牢思想之基、价值观之基。

一要胸怀祖国,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鲜明表达了国家的意志。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通过共同价值凝聚共识,增强青年学子的向心力,保障学生价值追求的目标与方向,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繁荣昌盛、人民民主、社会进步、生活和谐建设。要运用思政教育中的历史视野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党史国情,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学生的血脉,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础,增强为党为国、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思想自觉、情感自觉、行动自觉。

二要心系社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提出了社会的信念追求。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个人成长成才,也将深刻影响到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思政课教师要引导青年学生追求公平正义,明辨是非曲直,增强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把准社会基本道义,维护自由平等秩序,理性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在参与社会、造福社会、奉献社会中彰显人生价值。

三要崇德修身,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明确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精神内核。思政课教师要引导青年学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自觉肩负起时代的伟大使命,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诚信劳动、信守承诺、真诚待人,成长为胸怀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身负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的时代弄潮儿。

铸魂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引领学生成长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战大考,广大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生动反映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丰硕成果。思政课教师要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课堂中,激发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紧迫感,引导青年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努力为中国梦添砖加瓦,汇聚磅礴的强大青春正能量。

一要引导学生观察时代、敢于有梦,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中国梦是时代之梦,青年一代正是萌发梦想的生力军。思政课教师要教育青年学生立足时代、观察时代,在设立人生目标、选择职业时主动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时代的大我之中,在同频共振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要引导青年学生敢于畅想未来、追逐梦想,敢于做闯将、打头阵,投身时代进步的洪流中放手拼搏。要激励青年学生挺起脊梁、挑起重担,积极担负起历史使命,激发奋斗的青春热情,奋进在新时代。

二要鼓励学生把握时代、勇于追梦,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中国梦是当下之梦,青年一代正是追逐梦想的先锋军。思政课教师要教育青年学生了解时代、把握时代,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矢志求真悟道,分析好、回答好、解决好时代之问,打开一片新天地。要激发青年学生永葆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探寻无路之路,探求无解之解,以创新之我,奋勇无惧地冲锋前行,开拓在新时代。

三要激发学生引领时代、勤于圆梦,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中国梦是未来之梦,青年一代正是实现梦想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师要教育青年学生洞悉时代、引领时代,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无悔青春。要激励青年学生争当志愿者,引领新风尚,生动诠释时代精神和时代品格,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功立业,书写闪亮人生的青春华章,奉献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