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共鸣路径

发布者:Galaxy银河国际发布时间:2021-05-04浏览次数:

 

来源:光明网 2021-04-14 作者:朱慧勇

高校思政课教师将校史内容巧妙地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们实现对于思政课程内容的情感共鸣、理论共鸣和思想共鸣。

一、校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情感共鸣

将校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实现较好的情感共鸣。通过梳理校史中的学校发展故事、校友故事等内容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的契合点,再经过深度加工和融合,从而使得学生们与思政课的内容建立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看似抽象的课程内容,其实和他们有着很大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学习课程内容的积极性。

特别是讲到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与国家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感人故事时,师生情感共鸣的目标往往更容易达成。我国高等学校校史中的此类故事,是非常多的。关键是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实现一种较好的融合。一所高校无论其校史长短,都可以发掘出可以实现思政课与校史共融的感人故事。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善于发现故事、讲述故事,从而实现师生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校友故事也需要进行更好地深度挖掘。作为高校的重要资源,校友资源是弥足珍贵的。校友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可以将校友在不同行业的奋斗故事融入其中,从而拉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将校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实现情感共鸣,可以作为一个通用的教学创新方法来加以推广应用。此创新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具体情景进行灵活运用,如朋辈思政的情感共鸣方法。朋辈思政是运用学生们身边的榜样力量来讲思政故事,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朋辈思政的运用可以更容易地实现情感共鸣,这其中既有同龄人的情感带动原因,也有同龄人的沟通无代沟原因。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在社区抗疫的志愿服务岗位上、各种交通枢纽的抗疫志愿服务岗位上、医院的抗疫志愿服务岗位上,到处都有00后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这些00后在校大学生的抗疫志愿故事,就是各高校思政课的鲜活素材。

二、校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共鸣

高校思政课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和研究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的。系统化的课程理论要更好地被学生们所掌握,需要一些衔接的桥梁,而校史知识就可以充当其中的一个桥梁。校史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授课资源,而这对于授课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授课教师要对于校史知识非常地了解;其次是授课教师对于哪些校史知识可以与课程理论相连接要有一种敏锐的理论嗅觉;再次就是在校史与课程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做到恰如其分。比如在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时,就需要授课教师广泛收集和整理校史中有关的人物和故事,这其中既可以有在校生和在职教工的故事,也可以有已毕业学生和曾在校工作过的校友的故事。这些故事与授课对象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可以非常好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

要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将校史知识融入课程理论讲解的理论嗅觉,并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对于学校的校史及各方面信息保持足够的敏感,时常关注学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渠道发布的信息,并主动与学生们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多到学校校史馆进行参观和交流,对于不太了解的信息要刨根问底。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思考课程理论与校史如何实现衔接的技巧问题。在课程理论讲解的导入部分,可以通过相关校史案例的引入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这部分校史案例的选择,贵在引人入胜。在课程理论讲解的过程中,所嵌入的相关校史案例要起到画龙点睛、醍醐灌顶的功效,使学生们透过案例就可以对所学习的理论,有非常全面而清晰的把握。

三、校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共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非常重视思想性的体现,并且要不断引起学生们的思想共鸣。高校思政课是使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站稳主阵地、把握主渠道,是每一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应尽之责。而要真正地做到并做好履职尽责,需要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好地采用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方法。具体说来,可以通过校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从两个方面促使学生们实现思想的共鸣:

一方面,充分结合校史中的真人真事。校史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有据可查、有史可考的,这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运用校史讲好思政课至关重要。保证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故事,是我们选取思政课教学案例的首要必备条件。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再运用更多的教学技巧将人物和故事融入到思政课讲授的过程中。以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的习近平强军思想为例,在讲到人才强军这部分内容时,思政课教师可以选取所在高校的在校生参军入伍的案例,讲解本校学生在部队服役期间的感人故事。通过讲授这些感人的军旅故事,使得学生们对于人才强军思想有更多的共鸣。同时,在将校史融入高校思政课讲授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邀请已经服完兵役并返校的本校学生走进思政课堂,并做充分的课堂展示准备以进行现身说法来分享自己的军旅体验,以此来引发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对于人才强军思想的共鸣。

另一方面,创设校史中的相似场景。每位在校大学生都会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并会参考已经毕业的校友的选择。思政课教师通过梳理已经毕业校友中选择到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职业发展案例,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们引发对于服务国家和人民思想的共鸣。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职业发展引导。同时,可以邀请已经就业的校友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受邀的校友代表要更多地从当时做职业选择时的初心进行重点讲解,并介绍自己的心路历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等假期的时间,带领学生们组成课程实践团队,到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校友工作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这种考察和调研,可以使得学生们有更多的感性认知,进而促使学生们形成理性认知以实现思想的共鸣。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Galaxy银河国际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