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爱国主义”这堂思政课

发布者:Galaxy银河国际发布时间:2019-12-17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12-16 作者:熊龙英、张小刚

当前,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已进入高潮,高校在主题教育中从情感、文化、实践三个层面讲好“爱国主义”这堂思政课,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讲好“爱国主义”情感课。说到“爱国”或“爱国主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情感。所谓“爱国”,顾名思义就是对“祖国”的爱。“国家”“祖国”在空间层面上指的是国家主权性的领土空间,在情感层面上则应该是能够包容所有人民,给予全体人民幸福自由,唤起全体人民爱国热情的“母亲”共同体。

“爱国主义”情感课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契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就是一次爱国主义的集中教育。这种教育意义首先体现在情感共鸣层面,国之大典,绽放出新中国70年风雨兼程、砥砺奋进的璀璨光辉,激荡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忘初心、团结拼搏的爱国情怀。在这一盛大庆典面前,近14亿中国人民人心空前凝聚,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重大节日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还体现在行动感召上,高校充分利用这一特殊历史节点,组织参观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用好本地区红色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深入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通过“沉浸式”的学习让师生切身感受70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充分的自豪感中接受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二是讲好“爱国主义”文化课。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力量。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文化软实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民族精神的发扬和光大,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持。中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全面加强大学生德育的今天,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血脉十分重要。

在高校上好“爱国主义”的文化课要注重在通识课教育中挖掘“爱国主义”基因。通识教育指向的是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通识教育在各学校的开设、选择标准各有不同,大体倾向是人文、社会、历史、思想类的课程。如何在文化遗产以及现存的宝贵文化经验中进行认同、内容择取,真正把有价值的知识内化成为年轻人心智的一部分,是通识教育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从屈原到杜甫,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到“去留肝胆两昆仑”,在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中深入挖掘文学、思想、历史等领域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对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感召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是上好“爱国主义”实践课。致知于行,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爱国主义”教育最终要落到实处,“化知于行”,就要充分开展“爱国主义”社会实践,讲好社会实践这堂生动的思政课。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中,各高校通过“我和我的祖国”“青春向祖国告白”“国旗下的宣讲”等活动,开展了一堂多部门参与、多元素展现、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讲好“爱国主义”的实践课还要深植“爱国主义”时代基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各行各业涌现出大批典型、模范。如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的“共和国勋章奖”获得者于敏;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的“共和国勋章奖”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专业课教育中深植“爱国主义”的时代基因,就要充分汲取各专业领域的时代模范、典型人物的精神力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爱国主义”实践课上,我们要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线,积极发动老师和学生两个群体,用好教学一线、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活动等阵地,积极打造师生共同参与、情景交融、主题鲜明的实践课,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使得“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化于行。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